炒股杠杆口诀 IPO观察|国星宇航亏损持续扩大,造卫星到底赚钱不?

发布日期:2025-04-06 23:10    点击次数:77

炒股杠杆口诀 IPO观察|国星宇航亏损持续扩大,造卫星到底赚钱不?

近日炒股杠杆口诀,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:国星宇航)正式递表港交所主板,拟冲刺港股“商业航天第一股”,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。

目前来看,国星宇航冲刺港股IPO背后,公司面临的问题不少:亏损持续扩大、盈利难题凸显、关联方既是大客户又是供应商等。对于相关问题,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国星宇航并发函,截至发稿,暂未获得公司回应。

AI+卫星,今年计划发射12颗卫星

公开资料显示,国星宇航成立于2018年,是一家以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商业卫星研发商。按2023年年收入计算,国星宇航在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,市场份额为1.9%。

与传统卫星企业不同,国星宇航核心产品分为两类,一是AI应用卫星:搭载AI载荷,实现星上数据实时分析与处理,提升遥感效率;二是AI智算卫星,利用太空边缘计算技术,为地面及飞行器提供算力支持,推动“天数天算”(太空数据在轨处理)。

近期国星宇航的“星算计划”颇受市场关注,不乏市场人士将之与Space X部分业务类比。

国星宇航表示:“我们正在积极推进星算计划,旨在建设由2800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。星算计划能够提供低成本、全覆盖、可持续的天基计算资源,部署后将满足太空边缘计算和部分地面特殊AI计算场景需求,助力智能化转型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,星算计划下2800颗AI智算卫星的轨道及频谱已获得国际电信联盟的审批并公示,是我们在全球舞台上建立地位和影响力的重大里程碑。”

据了解,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,国星宇航已获得研制另外20颗AI智算卫星的订单,并就其中12颗卫星订立发射服务协议,该等卫星预期于2025年发射。

行业来看,近年来,在轨卫星数量正在持续增加。根据忧思科学家联盟卫星数据库,中国企业研制的在轨卫星数量由2019年末的323颗增至2023年5月初的623颗。低轨卫星是中国卫星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,由2019年末的236颗增加到2023年5月初的508颗,占在轨卫星总数的比例由2019年末的73.1%增至2023年5月初的81.5%。

亏损持续扩大,盈利难题凸显

财务数据显示,国星宇航2022年、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分别为1.77亿元、5.08亿元以及2.37亿元。目前公司仍处于净亏损状态,同期分别亏损9090.7万元、1.39亿元以及2.14亿元。

对于持续亏损的原因,公司方面表示:“我们的亏损状况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的综合影响,一是卫星及相关服务的毛利率波动;二是相对较高的研发开支及一般行政开支。”

国星宇航毛利率波动确实较大。数据显示,2022年、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星基解决方案的毛利率分别为18.1%、12.4%以及31.4%;同期卫星及相关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2.2%、-107.1%、-7.3%。

毛利率波动较大的原因,公司表示“主要受到向客户出售卫星产生较高生产成本影响,由于我们处于获取客户的早期阶段”,此外,“使用航天级元件作为卫星材料,支付发射服务提供商的大量发射成本”等也是对应原因之一。

事实上,不仅是国星宇航,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要么面临盈利难题,要么面临业绩下滑等困境。财务数据显示,中国卫星(600118.SH)预计2024年年度归母净利润为2283万元至3413万元,同比下降85.51%至78.33%;中国卫通(601698.SH)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7.58亿元,同比下降5.57%,归母净利润为4.81亿元,同比增长18.42%。

此外,上海瀚讯(300762.SZ)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.76 亿元,同比下降18.38%;归母净利润为-9129.53万元,亏损较2023年同期扩大。

过度依赖大客户,关联方既是大客户又是供应商

国星宇航在招股书中坦言:“我们依赖少量的客户。若我们无法扩大客户群,或若我们的客户减少购买或延迟检查或验收我们的产品及解决方案,我们的业务、经营业绩、财务状况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。”

财务数据显示,公司2022年、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.9%、56.1%以及92.7%,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9.2%、21.5%以及73%。

在公司前五大客户中,出现了一家关联企业——北京停碳科技公司,这家公司和国星宇航的实际控制人均系陆川。在2022年前五大客户中,北京停碳科技公司作为第三大客户现身,收入936.8万元,占公司总营收的5.3%,对应的业务为“智慧停车解决方案”,相关业务开始于2021年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作为大客户的同时,北京停碳科技公司还是国星宇航的供应商,2022年、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,公司向北京停碳科技公司采购的金额分别为20万元、1430万元以及180万元,占据公司期间总采购额的0.1%、2.8%以及1.2%。

对于北京停碳科技公司等相关问题,南都湾财社记者联系国星宇航并发函,截至发稿,暂未获得回应。

采写:南都湾财社记者 张海霞炒股杠杆口诀



 



    Powered by 在线证劵融资_网络证劵融资_网贷炒股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   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